欧冠决赛巅峰对决,皇马绝杀多特蒙德 第15次捧起大耳朵杯
30
2025 / 06 / 17
北京时间7月16日凌晨,为期5天的第25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在泰国曼谷落下帷幕,中国田径队以8金6银3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二位,刷新了自1983年参赛以来的单届金牌数纪录,日本队以9金4银5铜居首,印度队凭借中长跑项目的强势表现排名第三,本届赛事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运动员参赛,多项赛会纪录被打破,展现了亚洲田径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短跑项目实现突破 男女接力双双登顶
在备受关注的男子100米决赛中,23岁的中国选手陈冠锋以10秒12(+0.8m/s)的成绩摘银,仅落后卡塔尔归化选手费米·奥古诺德0.03秒,这是中国短跑继苏炳添之后,新一代选手在国际大赛中的最佳表现,女子100米栏赛场,26岁的吴艳妮以12秒87夺冠,其栏间节奏和后半程加速被世界田联官网评价为"具有世界级水准"。
更令人振奋的是接力项目的突破,由陈冠锋、严海滨、邓智舰和陈佳鹏组成的男子4×100米接力队以38秒45的成绩力压日本、泰国夺冠,这是中国队继2019年后再度问鼎亚锦赛,女子接力队则以43秒21的成绩打破尘封9年的赛会纪录,主力队员葛曼棋赛后表示:"我们赛前研究了日本队的交接棒技术,最后10米的反超是团队默契的胜利。"
田赛项目多点开花 三级跳远包揽金银
在田赛领域,中国队展现出传统优势项目的统治力,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,朱亚明以17米22夺冠,方耀庆以16米98获得银牌,两人六次试跳全部超过16米70,技术稳定性赢得现场解说连声赞叹,女子铅球项目,巩立姣以19米63实现亚锦赛三连冠,其最后两投均超过19米50的表现,证明这位34岁老将仍保持着顶尖竞技状态。
跳高赛场则爆出冷门,卡塔尔天才选手穆塔兹·伊萨·巴希姆以2米31轻松卫冕,而中国新秀王振虽以2米28创造个人最好成绩,但三次挑战2米31未果,赛后技术分析显示,王振在过杆时的背弓角度仍有优化空间,教练组表示将针对此环节进行特训。
中长跑暴露短板 竞走遭遇规则挑战
相较于短跑和田赛的亮眼表现,中长跑项目仍是中国队的软肋,男子5000米决赛中,中国选手多布杰仅列第七,冠军被巴林选手比拉勒·埃尔巴希获得,其13分11秒27的成绩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800米项目,王春雨因战术失误未能进入前三,印度选手乔普拉以1分59秒83夺冠,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坦言:"我们在耐力项目的选材培养、高原训练体系等方面仍需向邻国学习。"
竞走项目则因新规实施面临挑战,根据世界田联最新规定,裁判员对腾空犯规的判罚标准更为严格,导致中国队传统优势项目女子20公里竞走仅获铜牌,冠军被日本选手藤井菜菜子夺得,其1小时28分39秒的成绩创造了本赛季亚洲最好成绩,中国竞走队主教练张阜新表示:"新规要求运动员必须改变技术习惯,这个过程至少需要6-8个月适应期。"
新生代崭露头角 巴黎奥运周期现曙光
本届赛事中,中国队00后选手贡献了3枚金牌,展现出梯队建设的成果,19岁的跳远小将张溟鲲以8米13夺冠,其助跑速度和起跳爆发力被外媒称为"亚洲版滕托格卢";女子链球选手赵杰以71米42的成绩刷新个人纪录,技术顾问指出她的旋转加速节奏已接近世界前八水平。
国际田联理事达米亚诺在观赛后评价:"中国田径正在形成短跑跳跃与投掷项目双核驱动的发展模式,如果能在青少年基础训练中加强跑跳结合能力培养,未来有望诞生更多全能型选手。"随着巴黎奥运会资格赛周期开启,中国田径队计划在8月布达佩斯世锦赛前,赴欧洲进行为期三周的高强度对抗训练。
本届亚锦赛的奖牌分布呈现新格局:海湾国家依靠归化运动员在短跑项目持续发力,东南亚国家在短跨项目进步显著,而中日印三强争霸的总体态势仍未改变,值得关注的是,越南、菲律宾等代表队首次在田赛项目获得奖牌,亚洲田径"第三梯队"正在快速崛起,赛事总监颂猜在闭幕式上宣布,下届亚锦赛将于2025年在日本大阪举行,届时将启用新建的"长居体育场"作为主赛场。
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总结道:"这次比赛我们达到了锻炼新人、检验冬训成果的预期目标,但必须清醒认识到,部分项目的夺冠成绩与世界大赛入围标准仍有差距。"随着杭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,中国田径健儿将继续以"突破自我、追赶世界"为目标,在更多项目上实现历史性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