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田径队闪耀钻石联赛上海站,苏炳添百米再破10秒 王嘉男跳远摘金创赛季最佳
3
2025 / 05 / 18
2024年10月20日,秋高气爽的北京迎来了第42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,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之一,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赛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(Tadese Legese)以2小时05分1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(Peres Jepchirchir)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摘得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杨绍辉以2小时08分21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,张德顺则以2小时26分08秒位列国内女子组榜首。
本届北京马拉松以“奔跑无界,健康同行”为主题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,赛道贯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鸟巢等标志性景观,全程42.195公里,赛事组委会首次引入“绿色马拉松”理念,采用可降解号码布、电子完赛证书等环保措施,并增设“亲子跑”和“公益跑”环节,吸引超5000名大众跑者参与。
为保障赛事安全,组委会部署了2000余名医疗志愿者、50个移动救护站及20辆急救车,并启用AI人脸识别系统实时监控选手状态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杨海滨表示:“北马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全民健身成果的窗口。”
男子组比赛中,塔德塞·莱盖塞从30公里处开始加速,甩开卫冕冠军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(Eliud Kipchoge),最终以2分05秒的优势刷新了2019年肯尼亚选手基贝特创下的2小时07分06秒的赛会纪录,赛后,莱盖塞激动地说:“北京的赛道和观众给了我力量,这是一场完美的比赛。”
女子组方面,奥运冠军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与埃塞俄比亚新秀耶华洛(Yalemzerf Yehualaw)展开拉锯战,最终凭借最后冲刺以3秒优势险胜,中国选手张德顺虽未能站上国际领奖台,但创造了个人赛季最佳成绩,赛后她坦言:“与国际高手同场竞技让我看到了差距,但也坚定了备战巴黎奥运会的信心。”
本次赛事国内选手表现可圈可点,男子组杨绍辉、董国建、彭建华三人全程紧咬第一集团,杨绍辉更以2小时08分21秒刷新个人PB(个人最好成绩),距离全国纪录仅差47秒,女子组除张德顺外,李芷萱、白丽等选手也跑进2小时30分大关,展现了中国马拉松中坚力量。
部分选手因后半程体能分配不均导致成绩下滑,国家田径队教练肖丽分析称:“我国选手在速度耐力上仍有提升空间,未来需加强高原训练和营养科学化。”
据统计,本届北马直接带动北京旅游、餐饮、交通等行业消费超5亿元,赞助商数量较去年增长30%,特步、耐克等运动品牌纷纷推出限量款跑鞋,京东健康等企业则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提供数据服务,北京市商务局指出,马拉松已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。
大众参与热度持续攀升,来自上海的业余跑者王磊以3小时12分完赛,他分享道:“跑步让我从‘三高’患者变成马拉松爱好者,这是体育改变生活的缩影。”
尽管赛事整体成功,但仍有问题引发讨论,部分跑者反映补给站分布不均,后半程饮用水供应不足;另有环保组织质疑赛事一次性用品使用量过大,近年来国内马拉松“替跑”“抄近道”等乱象频发,本届比赛仍有2人因违规被终身禁赛。
中国田协副主席王楠表示:“未来将完善赛事分级标准,加强跑者诚信教育,推动马拉松运动可持续发展。”
从1981年首届北马仅86人参赛,到如今跻身世界顶级赛事,北京马拉松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崛起,正如奥运冠军刘翔在颁奖仪式上所说:“马拉松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种坚持和超越的象征。”
随着发令枪声远去,跑者们的故事仍在继续——无论是职业选手对极限的挑战,还是普通人对健康的追求,这条42.195公里的赛道,永远承载着人类最朴素的勇气与梦想。
(全文共计1286字)
注:本文数据及人物言论为模拟创作,如需真实报道请参考官方新闻源。